董晴晴的性格就像她的名字给人的第一感觉一样,晴空万里、乐观开朗。她从事的也正是朝阳事业,她是澳门永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一名复材结构设计工程师。
澳门永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碳纤维领域深耕多年,在行业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这家充满活力的高科技企业,董晴晴就是90后优秀青年职工的典型代表。
董晴晴是不折不扣的新丹阳人,她从安徽老家远赴沈阳求学,201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镇江丹阳,成为澳门永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新职工。能进入这样一家高科技企业,她既兴奋又紧张。但是这家企业的积极向上、包容和谐氛围让初出茅庐的她很快就消除了心里那一点点担忧。她说:“师傅对我这个新人帮助很大,前辈们的经历也让我清晰地意识到,人生的成长是需要不断学习与磨砺的,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只要努力只要拼搏,就能收获想要的成果。”
在企业里,董晴晴的第一位师傅姓孙,是结构设计部的资深职工,正是他,带领董晴晴完成了“跨界”。董晴晴本科学的是车辆工程专业,和后来从事的职业既有联系,但又有很大不同。孙师傅耐心指导,让她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而让董晴晴成长最迅速的阶段,是在先进事业制造部的半年时光。她回忆,当时企业接到涉及地铁车体的重大项目。她从事最基础的材料铺贴工作,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对碳纤维制造的全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为日后“破茧化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下半年,董晴晴成为外壳体项目新的负责人。这对她来说,是职业生涯中一项重大的使命。碳纤维材料因其重量轻、抗张强度高,且耐高温、抗摩擦、导热及耐腐蚀等特点,除了运用在民用高端领域外,还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重要材料。碳纤维生产制造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争相要占领的技术高地,在国家战略层面有着重要意义。企业在2015年启动了应用于发动机等领域的大曲率蜂窝夹层结构制件研制工作,先后攻克了双曲率蜂窝结构件的共胶结技术、发泡剂的填充技术等课题,但是一直以来变形问题以及蜂窝采购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接力棒交到年轻的董晴晴手中,机遇和挑战同时摆到了她面前。
董晴晴说,对于她个人来说,这是展现自己价值、回报企业信任的一次机会,对于企业来说,这是突破技术瓶颈的全新尝试。“国之重器立足于国,科技创新成果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产品使用的特殊领域,更是激发了她为国报效的情怀。客户方也不断对产品减重、国产替代以及变形控制提出更高要求。2022年,董晴晴牵头启动“发动机复合材料外壳体变形控制研究项目”,经过策划工艺试验、优化工艺细节,最终通过模具的反向设计以及国产蜂窝的成型控制技术,改善了双曲率大开口蜂窝夹层结构件的变形问题。同时,国产蜂窝的成型技术研究,开拓了蜂窝采购渠道,打破了单一供应商采购瓶颈。在今年举行的澳门永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工作会暨第一届科技表彰大会上,“发动机复合材料外壳体变形控制研究项目”获奖。
董晴晴笑得很开心,但她没有丝毫沾沾自喜,她说,“发动机外壳体作为澳门永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明星产品,是靠所有人的辛勤付出、一棒棒接力传递创造出来的。”
自2016年进入公司以来,董晴晴投身到复合材料产品结构设计研发的工作中,参与了公司多个重大项目的结构设计工作,独立完成了高速磁悬浮列车复合材料裙板项目、后机身、浮标箱、舱门、舱段、加筋壁板、发动机外壳体、复合材料承压装置项目等等。她担任产品项目经理,负责对进度、成本及过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一步步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1993年10月出生的董晴晴正当青春,在采访中她一直展现灿烂的笑容,谁能想这个乐观的90后其实已经是独当一面的行业尖兵。她说,自己即将跨入30岁的行列,这是人生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她知道自己离行业顶尖还有很大距离,正在积极准备深造,提升学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她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职业,她说:“我骄傲,我在澳门永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搞碳纤维复材事业!”